IT企业需更务实地转型
出差的时候,不经意看到行李箱里夹带了一本4年前的旧杂志,有篇文章讲述的是4年多之前的苹果。当时苹果iPod销售下滑,股价下跌38%,刚出来的 iPhone并不那么受商务人士欢迎,苹果需要进行更多的生态链拓展,需要做更好的开发工具,来与黑莓争夺商务市场。4年过去,今天苹果的iPhone已经通吃了所有的娱乐、商务等市场,成为了市场的老大。但从苹果手机问世,到各类市场都受欢迎,同样经历了时日。历史常常重复,每一类产品都有其初始、鼎盛到衰落的更替,企业总需要不断调整转型来适应市场的变化。今天正在低谷中忙转型的微软、英特尔、思科、诺基亚以及大批的日系家电企业等也都曾经因为明星产品和明星技术而恢弘了相当长的时间,我们看转型中的低谷企业、看现在被关注的明星企业,有很多启示。
“明星不是一夜成名,需要踏踏实实来布局和抢占未来的机会。”在iPhone、iPad出来之前,苹果也曾经历低谷,iPod旺销几年后也开始陷入增长乏力局面。要想持续增长,必须有更能够引领消费的产品形态出来。笔者曾采访过某位从硅谷回来的IT人士,他透露了许多当年的苹果信息。在今天大家所看到的iPhone之前,乔布斯每天和做材料的、做化学的、做工艺的专家、工程师、设计师泡在一起,目标是找到他心目中的iPhone。在很多人看来,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许多成功明星公司,都是因为创造新的服务模式、商业模式而引领了产业的变革,成为产业的领导者。其实这些商业模式成功的背后都是有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支撑。而在寻找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和核心商业模式的过程中,他们都曾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低调、低谷,正是靠这些低谷时间的蛰伏、积累,才有了今天的耀眼业绩。
“不要跟风追逐潮流,当一个热点技术被炒作出来之时可能已经进入到2~3代。”不久前笔者与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方之熙有一次交流,他常常往返于硅谷。他说自己每一次回到硅谷,最喜欢看和琢磨的是硅谷这些正处于低谷转型中的IT巨头,他们正在研究什么、正在做什么,因为低谷公司正在做的、正在经历的,往往比已经被广泛关注的明星企业更有启示效应。因为低谷企业正在布局的技术、产品很有可能是下一个热点。回到北京主掌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两年的方之熙,与中国的很多企业有深度的交流,他注意到很多中国企业有这样的现象,希望去分析已经成功的明星公司,希望去复制明星公司和明星技术。他说:“当IT巨头将他们的技术、概念推向市场时,可能已经放大了2~3倍,而且技术也已经发展到2~3代,中国企业跟着别人的影子跑,很难超越”。
“不要跟风追逐潮流,当一个热点技术被炒作出来之时可能已经进入到2~3代。”不久前笔者与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方之熙有一次交流,他常常往返于硅谷。他说自己每一次回到硅谷,最喜欢看和琢磨的是硅谷这些正处于低谷转型中的IT巨头,他们正在研究什么、正在做什么,因为低谷公司正在做的、正在经历的,往往比已经被广泛关注的明星企业更有启示效应。因为低谷企业正在布局的技术、产品很有可能是下一个热点。回到北京主掌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两年的方之熙,与中国的很多企业有深度的交流,他注意到很多中国企业有这样的现象,希望去分析已经成功的明星公司,希望去复制明星公司和明星技术。他说:“当IT巨头将他们的技术、概念推向市场时,可能已经放大了2~3倍,而且技术也已经发展到2~3代,中国企业跟着别人的影子跑,很难超越”。
“抓住中国市场特征,做自己的东西。”笔者曾经采访过来自微软、英特尔以及思科等正在转型、处于低谷的IT巨头的相关负责人,他们都坦言,他们正在向更多的互联网公司以及其他新兴小型公司学习,但他们并没有复制学习的结果,而是看其合理性的精髓,看市场和时代的特征,最关键的是结合自己原有和独有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做适应市场新变化的新的东西。眼下,中国正在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中国的企业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很多资产,如果能将这些资产结合全球技术变化的趋势、结合中国的市场特征来创造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将能够带领中国的企业走上良性的转型之路。
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