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IT消息】北京时间9月23日消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每样东西都要越简单越好,但也不能过度简单”,精准地阐述“简约设计”的意思。专业人士认为,将复杂的内容转化为简单的实体,是设计师的工作。
2013光宝创新奖国际设计论坛日前邀请设计界大师分享他们对设计的观点。除了让设计者对极简精神有更深了解之外,他们丰富的设计经验和生活观察力,也鼓励设计师发挥创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北欧设计顾问执行董事暨首席设计顾问路威(Gideon Loewy)认为,设计的概念是“简约”,也是科技产品最后的实体;拆开计算机机身,你会发现里面其实很复杂,简约是为了盖住复杂的东西,设计师的任务是将复杂的东西转化为简单的实体。
最佳设计 要能化繁为简
德国红点(Red Dot)设计奖总裁查克(Peter Zec)提到他对设计的想法:“如果你创造的东西源自于复杂的概念,却可简单到任何人都会使用,才是最重要的。”
他举苹果iPod为例子,iPod接口看似简单,背后却有复杂的思维;iPhone的出现,简单的接口,使他买了人生中第一台智能型手机。他说,其他功能性手机他几乎不会用,可是iPhone却让他简易地使用复杂的功能。
在实体上做出小改变,将会造成大影响,就如碳分子修改分子结构,钻石也会变成碳。
多年前,英国航空为迎接千禧年,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飞机尾翼上作画,但是因机体看起来过于花俏,除了没有品牌辨识度之外,也失去乘客对航空公司的专业信任,因此乘客量大幅减少,直到机体回复简约的样子,乘客数量才开始回升。他表示,英航的例子,显示简约造型有时不会让人更易理解,反而令人困惑。
查克提醒,关于设计产品,设计者应努力思考出更好的解决办法,但也别忘记,“Thinking(思考)跟doing(实作)不同”。
查克与路威一致认为,进行设计前,设计师必须从日常生活开始观察,就像许多消费电子产品家电品牌都有大型研究中心,为的是观察消费者的日常行为。比如飞利浦研究中心就在内部打造饭店房间,在其中架设多台摄影机,观察人们于饭店居住时在意何种细节。经过调查后发现,大家重视的是夜间照明,因为夜晚容易缺乏安全感;飞利浦进而发现,放置小夜灯的最佳位置是床底下,民众起床上厕所不会绊倒任何东西。
这是靠观察人的行为模式所得出的结果,观察地愈仔细,愈能找到对的解决方案。
路威补充,身为设计师,不管设计任何作品一定要开放心胸观察,避免未深究就直接跳到结论。他表示,设计不光是科技,还包含经济、人文社会科学等等,拥抱人文,重组人类的生活才是设计,融入人文价值,才是设计的未来。
用心观察 细微处有答案
Intentionallies建筑设计事务所社长、建筑师郑秀和也认为,设计不单是找到概念,而是完成的最后阶段;设计不只是实体,而是将东西真正存在的意义找出来。他说,重要的是,设计师必须客观地检视社会或空间是否真需要自己的作品,不是单看设计的实体好看与否。
路威发现,年轻设计师常只想表现自己的风格,却忽略了“设计不等于艺术”的概念,解决各种人的需要才是设计的重点。
查克指出,设计与艺术的差异,在于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是为了展现自我,设计师设计作品则是为了凸显功能,用户可以最简单方式使用物品。
他以鞋子当例子。一只银制的鞋子,精致的外型,让人忍不住想驻足观看,可是这种鞋不能穿,属于艺术品,只能放在博物馆供人观赏;鞋子品牌阿迪达斯(adidas)所推出的设计鞋子,既有外观,亦有功能。艺术品和设计品形成强烈对比。
建筑大师路易斯-康(Louis Kahn)曾说,任何东西若无法成为实体,设计概念就没价值;查克认为,设计品实体很重要,虽然大专院校都会告诉学生“内容比外型重要”,可是好内容没适合的外型,作品是无法存在的。
好设计拥有回收再利用和公平平等的概念很重要,设计师担负着对人类贡献的责任。
路威拿出一张垃圾场的照片,满坑满谷的垃圾令人怵目惊心,究竟人们是为了制造商品而制造,或是为了让大家有更好的生活而制造?
“设计师必须为生活设计出绿化设计。”他认为,商人为了赚钱,鼓励大家不断地消费,社会拥抱消费主义的结果,导致人们必须消耗才能生活;台湾讲求方便,许多人宁愿骑车,也不愿走路到附近的便利商店,但其实只是浪费更多资源罢了,如此的价值观应该被重新思考。
如何设计出社会需要的设计品?在场专家都认为,不妨问自己为何要设计这件作品,如果自己都无法回答,就不该实践这个设计概念,假如答案是解决人类的问题,不要犹豫;做,就对了。